中药方剂“补肝柏子仁散”。别名:桂苓汤。处方:柏子仁3分,细辛3分,防风3分(去芦头),茯神3分,鳖甲2两(涂醋炙令黄,去裙搁),犀角屑3分,甘草3分(炙微赤,锉),桔梗半两(去芦头),独活半两,桂心半两,…
中药方剂“保真广嗣丹”。处方:鹿角胶3两,鳔胶(各炒成珠)3两,熟地3两,山药2两,茯苓2两,山萸2两,五味2两,杜仲2两,远志2两,益智仁2两,川楝子2两,巴戟2两,故纸2两,胡芦巴2两,沉香(另为末)5钱。制…
中药方剂“半夏藿香汤”。处方:半夏1钱5分,真藿香1钱,干姜(炒)1钱,甘草5分,白茯苓1钱,广陈皮1钱,白术1钱(炒)。功能主治:痰邪留于胸膈,胃口热甚,皆令呕不止,下之呕当去,今反呕者,此属胃气虚寒,少…
中药方剂“柏子养心丸”。处方:柏子仁25g 党参25g 炙黄芪100g 川芎100g 当归100g 茯苓200g 远志(制)25g 酸枣仁25g 肉桂25g 五味子(蒸)25g 半夏曲100g 炙甘草10g 朱砂30g。性状:为棕色的水蜜丸、棕色至棕褐色…
中药方剂“苁蓉散”。处方:肉苁蓉 白术 巴戟 麦门冬 茯苓 甘草 牛膝 五味子 杜仲各24克 车前子 干姜各15克 生地250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温阳补肾。主肾气虚寒,阳痿,腰脊痛,身重胫弱,言音混浊。用法用…
中药方剂“参姜饮”。处方:人参9~15克(或加倍)炙甘草1~1.5克 干姜(炮)1.5克(或3~6克,或用煨生姜3~5片)。功能主治:主脾肺胃气虚寒,呕吐,咳嗽气短;小儿吐乳。用法用量:上药以水300毫升,煎至210~240…
中药方剂“丁香平胃丸”。处方:丁香1分,木香1分,藿香叶(去土)1分,沉香1分,附子(炮,去皮脐尖)1分,枇杷叶(生姜擦去毛)1分,水银1分,硫黄1分(同水银结砂子),肉豆蔻5枚(面裹,煨熟),草豆蔻仁5枚(…
中药方剂“丁香神曲散”。处方:丁香半两,神曲1两半,肉豆蔻仁1两,干姜1两,良姜1两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寒,脏腑泻食不化,大便兼脓,遇冷而剧,食已多呕;大肠宿食,久下白脓,脏腑刺痛,大…
中药方剂“兜涩固精丸”。处方:白术4两,人参2两5钱,茯苓2两5钱,半夏2两,远志肉1两,肉果(面煨)1两,补骨脂(盐水炒)1两,赤石脂(醋煅)1两,五味子(焙)5钱,益智仁(盐炒)5钱。制法:上为末,炒莲肉粉…
中药方剂“海马保肾丸”。处方:海马1对,砂仁2钱,远志肉(炙)2钱,杞子3钱,鹿茸(去毛)3钱,黄耆1两3钱,山药3钱,白术(炒)3钱,肉桂(去粗皮)2钱,锁阳3钱,茯苓6钱,蛤蚧(去头足)1对,苁蓉(炙)1两,…
中药方剂“姜附赤石脂朱砂丹”。别名:朱砂丹、姜附赤石脂丸。处方:附子半两,生干姜半两(不炮),朱砂1两(另研),赤石脂1两半(水飞)。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黑豆大。功能主治:小便数而不禁,怔忡多忘…
中药方剂“嘉禾散”。别名:谷神散。处方:枇杷叶(去毛.尽涂姜汁.炙令香熟为度)、薏苡仁(微炒)、白茯苓(去皮)、人参(去芦)、缩砂仁(去皮),各一两。大腹子(微炒)、随风子(如无.楝实.诃子亦得)、杜仲…
中药方剂“人参茯苓丸”。处方: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白术各75克 桂(去粗皮)干姜(炮)当归(切,炒)甘草(炙,锉)芎藭 黄耆(锉)各60克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45克。制法:上药十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
中药方剂“温胎饮”。处方:北五味子6克,大茴香6克,蕲艾6克,牡蛎3.6克,川芎3.6克,生姜3片。功能主治:暖胞固涩。主阳气虚寒。(妊娠遗尿)。用法用量:水煎服。
中药方剂“温脏丸”。处方:人参 白术(米泔浸,炒)当归各120克 芍药(酒炒焦)茯苓 川椒(去合口者,炒出汗)细榧肉 使君子(煨,取肉)槟榔各60克 干姜(炮)吴茱萸(汤泡一宿,炒)各30克。制法:上药为末,神…
中药方剂“调经益母丸”。处方:熟地8两,归身3两,香附2两,川芎2两,延胡索2两,蒲黄1两,炮姜5分。功能主治:妇人血气虚寒,或经行前后凝滞作痛;及产后因虚恶露不行。各家论述:方中以熟地大补阴血为君;归身养…
中药方剂“寿脾煎”。别名:摄营煎((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处方:白术6~9克 当归6克 山药6克 炙甘草3克 枣仁4.5克 远志0.9~1.5克 干姜(炮)6~9克 莲肉(去心,炒)20粒 人参3~6克急者用30克。功能主治:温脾…
中药方剂“养中煎”。处方:人参3~9克 山药(炒)6克 白扁豆(炒)6~9克 炙甘草3克 茯苓6克 干姜(炒黄)3~6克。功能主治:温中益气。治中气虚寒。恶心呕吐或便溏泄泻。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空腹…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8175151895
请手机扫码访问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