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涎香,中药名。为抹香鲸科抹香鲸属动物抹香鲸Physeter catodon Linnaeus[P.macrocephalus Linnaeus的肠内异物如乌贼口器和其他食物残渣等刺激肠道而成的分泌物。具有止咳化痰,消积,利水的功效。主治喘咳,胸…
中药方剂“补气化痰汤”。处方:黄芪45克,桔梗9克,沙参24克,杏仁9克,紫菀9克,茯苓10克,百合12克,半夏12克,甘草9克。功能主治:补气平喘,止咳化痰。主肺肾亏损。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方剂“八味檀香散”。处方:檀香200g 石膏100g 红花100g 甘草100g 丁香100g 北沙参100g 拳参100g 白葡萄干100g。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的粉末;气香,味甘、微涩而凉。炮制:以上八味,除檀香、丁香、白葡萄干外,…
中药方剂“川贝枇杷露”。处方:川贝母10两零5钱,枇杷叶24两,桔梗2两,白糖240两,柠檬酸1钱7分5厘,薄荷脑5分5厘,苯甲酸8钱8分,尼泊金6分,杏仁香精17.5ml,杨梅香精12.5ml。制法:取川贝母轧为4号粗末,取川…
中药方剂“参苏理肺糖浆”。处方:浙贝母8公斤,桔梗4公斤,北沙参8公斤,桔红16公斤,厚朴(盐制)4公斤,前胡16公斤,黄芩8公斤,葛根8公斤,天花粉8公斤,生半夏16公斤,紫苏叶16公斤,杏仁8公斤。制法:浙贝母…
中药方剂“冬虫夏草酒”。炮制:将冬虫夏草捣碎,装入干净的瓶子中;倒入白酒,加盖密封,置阴凉干燥处;7日后开启,过滤去渣,即可饮用。功能主治:补肺益肾,增强气力,止咳化痰,平喘。主治虚劳羸瘦,病后体弱,…
中药方剂“复方金荞片”。处方:开金锁、生干蟾、鱼腥草、百部、穿心莲。制法:制成片剂。功能主治:止咳化痰、抗痨。主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骨结核。用法用量:每服46片,1日4次。
中药方剂“蛤蚧养肺丸”。处方:莲肉8钱,前胡6钱,花粉6钱,戈半夏(炙)3钱,条参8钱,白及1两,瓜仁6钱,天冬8钱,寸冬8钱,川贝母8钱,白前6钱,桔梗6钱,赖氏红6钱,杏仁6钱,桑皮6钱,苏子4钱,白芥子6钱,…
中药方剂“解肌宁嗽丸”。处方:紫苏叶48g 前胡80g 葛根80g 苦杏仁80g 桔梗80g 半夏(制)80g 陈皮80g 浙贝母80g 天花粉80g 枳壳80g 茯苓64g 木香24g 玄参80g 甘草64g。性状:为黑绿色的大蜜丸;味微苦、辛。炮制:…
中药方剂“橘红化痰丸”。处方:橘红 生草 川贝各105克 马兜铃120克 杏仁150克 白矾 五味子各105克 清半夏75克 紫菀45克。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大丸,9克重,蜡皮封固。功能主治:止咳化痰。治咳嗽气喘,呕吐痰涎…
中药方剂“清金降火汤”。处方:陈皮4.5克 半夏(泡)3克 茯苓3克 桔梗3克 枳壳(麸炒)3克 贝母(去心)3克 前胡3克 杏仁(去皮、尖)4.5克 黄芩(炒)3克 石膏3克 瓜蒌仁3克 甘草(炙)0.9克。制法:上锉一剂。功…
中药方剂“枇杷叶膏”。性状:为黑褐色稠厚的半流体;味甜、微涩。炮制:取枇杷叶,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1~1.25(80℃)的清膏。每100g清膏加炼蜜200g或蔗糖200g,加热溶化,混…
中药方剂“紫菀茸汤”。别名:紫菀汤(《赤水玄珠》卷七)。处方:紫菀茸(洗)经霜桑叶 款冬花 百合(蒸,焙)杏仁(去皮、尖)阿胶(蛤粉炒)贝母(去心)蒲黄(炒)半夏(汤泡七次)各30克 犀角(镑)甘草(炙)…
中药方剂“羊胆丸”。处方:羊胆干膏53g 百部150g 白及200g 渐贝母100g 甘草60g。性状:为灰黄色的水丸;气微腥,味甘、苦。炮制:上五味,甘草、白及分别粉碎成细粉;其余羊胆干膏等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取…
中药方剂“桂龙咳喘宁胶囊”。处方:桂枝、龙骨、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牡蛎、黄连、法半夏、瓜蒌皮、苦杏仁(炒)。性状: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浅棕色的粉末;气芳香,味微苦而甜。炮制:上十一味,桂枝与部分白…
中药方剂“橄榄萝卜饮”。处方:橄榄400克 萝卜500~1000克。制法:将橄榄与萝卜同煎汤。功能主治:健胃消食,止咳化痰,顺气利尿,清热解毒。适用于支气管炎、肝气郁滞、扁桃腺炎等。用法用量:代茶,随意饮服。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8175151895
请手机扫码访问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