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积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积散
白芷、川芎、甘草(炙)、茯苓(去皮)、当归(去芦)、肉桂(去粗皮)、芍药、半夏(汤洗七次),各三两。陈皮(去白)、枳壳(去瓤.炒)、麻黄(去根.节),各六两。苍术(米泔浸.去皮)二十四两,干姜四两,桔梗(去芦头)十二两,厚朴(去粗皮)四两。
上除肉桂、枳壳二味别为粗末外,一十三味同为粗末,慢火炒令色转,摊冷,次入桂、枳壳末令匀。
调中顺气,除风冷,化痰饮。治脾胃宿冷,腹胁胀痛,胸膈停痰,呕逆恶心;或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心腹痞闷,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体怠惰,寒热往来,饮食不进;及妇人血气不调,心腹撮痛,经候不调,或闭不通,并宜服之。
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煎至一中盏,去滓,稍热服。
如冷气奔冲,心、胁、脐、腹胀满刺痛,反胃呕吐,泄利清谷,及倂癖症瘕,膀胱小肠气痛,即入煨生姜三片、盐少许同煎。
如伤寒时疫,头痛体疼,恶风发热,项背强痛,入葱白三寸、豉七粒同煎。
若但觉恶寒,或身不甚热,肢体拘急,或手足厥冷,即入炒茱萸七粒、盐少许同煎。
如寒热不调,咳嗽喘满,入枣煎服。妇人难产,入醋一合同煎服之。并不拘时候。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五积散
苍术 桔梗各600克 枳壳 陈皮各180克 芍药 白芷 川芎 当归 甘草 肉桂 茯苓 半夏(汤泡)各90克 厚朴 干姜各120克 麻黄(去根、节)180克
上除枳壳、桂两件外,余细锉,用慢火炒,令色变,摊冷,入枳壳、桂令匀。
散寒祛湿,理气活血,化痰消积。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胸腹痞闷,呕吐恶食,头身疼痛,肩背拘急,以及妇女血气不调,心腹疼痛等症。
每服9克,水150毫升,姜3片,煎至75毫升,热服。
方中麻黄、白芷发散表寒;干姜、肉桂温散里寒;苍术、厚朴健脾燥湿,半夏、陈皮、茯苓理气化痰,当归,川芎、芍药养血和血;桔梗、枳壳升降气机;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散寒、祛湿、理气、活血、化痰之功。是治疗寒、湿、气、血、痰五积的主方,故名"五积散"。
唐·《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五积散
五积散,出自唐·《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本方又名“催生汤”“异功五积散”“熟料五积散”。
苍术、桔梗各二十两(各600克),枳壳、陈皮各六两(各180克),芍药、白芷、川芎、当归、甘草、肉桂、茯苓、半夏各三两(各90克),厚朴干姜各四两(各120克),麻黄六两(180克)。
上药研粗末,水煎,加生姜,热服。现代多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
发表温里,顺气化痰,活血消积。
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证,症见身热无汗,头痛身疼,项背拘急,胸满恶食,呕吐腹痛,以及妇女血气不和,心腹疼痛,月经不调,苔白腻,脉沉迟。
汪切庵在《医方集解》中将五积散归入表里之剂,称其为“解表温中除湿之剂,去痰消痞调经之方”“能散寒积,食积,气积,血积,痰积,故名五积”。
方中麻黄、白芷辛温发汗,解表散邪,以除外寒;干姜、肉桂温里祛寒,四药合用,可除内外之寒。苍术、厚朴健脾助运,以祛湿积;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相伍,则为二陈汤,可行气燥湿化痰,以消痰积;当归、川芎、芍药活血止痛,以化血积;桔梗与枳壳一升一降,以升降气机,宽胸利膈,善行气机,并可加强理气化痰之力;炙甘草兼能和中健脾,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收表里同治,气血痰湿并行之功。
本方主治范围广泛,凡表里内外、脏腑经络之寒湿阴邪,皆能治疗。临床以寒热无汗、胸腹胀满、苔白腻、脉沉迟为辨证要点。本方药味众多,临床应用可根据表里证之轻重,五积之主次而加减变化。但需注意,素体阴虚或湿热为患者,不宜使用本方。
临床报道尚见于治疗感冒、肩周炎、慢性盆腔炎、产后发热、筋痹,腰痛、腹痛、重症肌无力、痛经、闭经、癥瘕、缠腰火丹等病症。现代实验研究证实,该方在解热、抗炎、止咳、祛痰、免疫调节、发汗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
(一)五积消滞又温中,麻黄苍芷芍归芎,枳桔桂苓甘草朴,两姜陈皮半夏葱,除桂枳陈余略炒,熟料尤增温散功,理气解表祛寒湿,散痞调经辨证从。
(二)五积散治五般积,麻黄苍芷归芍齐,枳桔桂苓甘草补,川穹两姜半陈皮,发表温里活血淤,祛湿化痰兼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