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圈

发信息

  • 发布
  • 管理

蕲蛇

作者:zykzrys发布日期:2024-05-19 语言朗诵 评论
导读

蕲蛇,中药名。为蝰科蝮蛇属动物尖吻蝮蛇Agkistrodon acutus(Güenther)的干燥体。具有祛风,通络,止痉的功效。主治风湿顽痹,中风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破伤风,麻风,疥癣。

本文导航:
  • (1) 蕲蛇的主治功能,蕲蛇的功效作用,蕲蛇的制作方法

蕲蛇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通络,止痉。

主治        

1、风湿顽痹,中风半身不遂:本品具走窜之性,性温通络,能内走脏腑,外达肌表而透骨搜风,以祛内外之风邪,为截风要药;又能通经络,凡风湿痹证无不宜之,尤善治病深日久之风湿顽痹,经络不通,麻木拘挛,以及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者。

2、小儿惊风,破伤风:本品入肝,既能祛外风,又能息内风,风去则惊搐自定,为治抽搐痉挛常用药。

3、麻风,疥癣:本品能外走肌表而祛风止痒,兼以毒攻毒,故风毒之邪壅于肌肤亦为常用之品。

4、本品以毒攻毒,可治瘰疬、梅毒、恶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研末吞服,1次1-1.5g,1日2-3次。或酒浸、熬膏、入丸散服。

不良反应        

1、蕲蛇的α-环蛇毒素是一种神经毒,内服过量,可出现中毒症状,可见头痛、头昏,血压升高,心慌、心悸,大量溶血、出血、咯血,严重时血压骤降,呼吸困难,昏迷,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2、中毒早期可以催吐、洗胃,然后内服活性炭末15-20克,或服通用解毒剂导泻。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以促进毒物排泄。呼吸抑制时,可给予呼吸中枢兴奋药,如尼可刹米等。中药验方有用绿豆15克,甘草30克,水煎代茶饮;或土茯苓15克,半边莲9克,野菊花15克,甘草9克,水煎,早晚分服。

注意事项        

阴虚内热者忌服。

化学成分        

本品含3种毒蛋白:AaT-Ⅰ、AaT-Ⅱ、AaT-Ⅲ,由18种氨基酸组成。并含透明质酸酶。

药理作用        

蕲蛇有镇静、催眠及镇痛作用;注射液有显著降压作用;水提物能激活纤溶系统;醇提物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显著增加炭粒廓清率。

相关论述        

1、《开宝本草》:“主中风湿痹不仁,筋脉拘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骨节疼痛,大风疥癣及暴风瘙痒,脚弱不能久立。”

2、《本草纲目》:“能透骨搜风,截惊定搐,为风痹、惊搐、癞癣、恶疮要药,取其内走脏腑,外彻皮肤,无处不到也。”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病深日久之风湿顽痹,经络不通,麻木拘挛,以及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者,常与防风、羌活、当归等配伍,如白花蛇酒(《濒湖集简方》)。

2、治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之抽搐痉挛,多与乌梢蛇、蜈蚣同用,如定命散(《圣济总录》)。

3、治麻风,每与大黄、蝉蜕、皂角刺等相配,如追风散(《秘传大麻风方》);治疥癣,可与荆芥、薄荷、天麻同用,如驱风膏(《医垒元戎》)。

相关配伍        

1、蕲蛇配防风:蕲蛇性善走窜,祛风力猛,善通经活络;防风辛温发散,气味俱升,功善疗风,既散肌表风邪,又除经络留湿,止痛功良。两药配伍,能祛风通络,除湿止痛。适用于风湿顽痹,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及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

2、蕲蛇配雄黄:蕲蛇功善祛风止痒,同时因其有毒而兼以毒攻毒之功;雄黄辛温有毒,具有良好的解毒作用。两药配伍,能驱风解毒止痒。适用于麻风疠毒,手足麻木,皮肤瘙痒等。

3、蕲蛇配麻黄:蕲蛇搜经络风毒;麻黄散风寒。二者相配,有搜风散寒止痛之功若加桂枝温阳通脉,其搜风蠲痹止痛的效果更加。适用于风湿阻络所致的骨节疼痛、肢体麻木等。

4、蕲蛇配蝉蜕:蕲蛇搜血分风毒,外达皮腠;蝉蜕辛凉,散风热止痒。两药相配,祛风散热止痒的功效显著。适用于瘾疹、疥癣、顽癣所致的皮肤瘙痒。

5、蕲蛇配蜈蚣:蕲蛇善行走窜,能搜风邪,透关节,通经络,止惊搐;蜈蚣走窜性猛,能搜风止痉,化痰散结。两药相配,可入血络,祛风止痉,散结止痛的功效显著。适用于小儿惊风、破伤风所致的项背强急、筋脉拘挛等。对顽痹日久不愈,关节疼痛明显或腰脊拘急疼痛者,亦有良效。

6、蕲蛇配全蝎:蕲蛇内走脏腑,外达皮毛,搜风通络;全蝎息风止痉,通络止痛两药相须为用,祛风通络的功效显著。既可用于破伤风、惊风所致的四肢抽搐,也可用于中风经络所致的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对顽痹关节肿痛、肢体麻木等亦有良效。

相关药品        

蕲蛇药酒、蕲蛇风湿酒、蕲蛇追风酒、活络丸。

相关方剂        

世传白花蛇酒(《本草纲目》)、蕲蛇酒(《医林纂要》)、白花蛇丸(《圣济总录》)、比金丸(《杨氏家藏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除去内脏,洗净,干燥。去头、鳞,切段生用、酒炙,或黄酒润透,去鳞、骨用。

炮制方法        

1、蕲蛇:取原药材,除去头、鳞,切成寸段。

2、蕲蛇肉:一法:取原药材,去头,用黄酒润透后,除去皮骨,干燥。每蕲蛇100kg,用黄酒20kg。二法:取净蕲蛇,用黄酒浸润后,置蒸笼内蒸透,除去皮骨,晒干。

3、酒蕲蛇:取蕲蛇段,加黄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黄色,取出,干燥。每蕲蛇100kg,用黄酒20kg。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药材鉴别

鉴别        

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1、模板DNA提取:取本品0.5g,置乳钵中,加液氮适量,充分研磨使成粉末,取0.1g,置1.5ml离心管中,加入消化液275μl[细胞核裂解液200μl,0.5mol/L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溶液50μl,蛋白酶K(20mg/ml)20μl,RNA酶溶液5μl],在55℃水浴保温1小时,加入裂解缓冲液250μl,混匀,加到DNA纯化柱中,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0000转)3分钟;弃去过滤液,加入洗脱液800μl[5mol/L醋酸钾溶液26μl,1mol/LTris-盐酸溶液(pH7.5)18ul,0.5mol/L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溶液(pH8.0)3μl,无水乙醇480μl,灭菌双蒸水273μl],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0000转)1分钟;弃去过滤液,用上述洗脱液反复洗脱3次,每次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0000转)1分钟;弃去过滤液,再离心2分钟,将DNA纯化柱转移入另一离心管中,加入无菌双蒸水100μl,室温放置2分钟后,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0000转)2分钟,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置零下20℃保存备用。另取蕲蛇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模板DNA溶液。

2、PCR反应:鉴别引物:5′GGCAATTCACTACACAGCCAA-CATCAACT3′和5′CCATAGTCAGGTGGTTAGTGATAC3′。PCR反应体系:在200μl离心管中进行,反应总体积为25μl,反应体系包括10×PCR缓冲液2.5μl,dNTP(2.5mmol/L)2μl,鉴别引物(10μmol/L)各0.5μl,高保真TaqDNA聚合酶(5U/μl)0.2μl,模板0.5μl,无菌双蒸水18.8μl。将离心管置PCR仪,PCR反应参数:95℃预变性5分钟,循环反应30次(95℃30秒,63℃45秒),延伸(72℃)5分钟。

3、电泳检测:照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方法2(通则0541),胶浓度为1%,胶中加入核酸凝胶染色剂GelRed;供试品与对照药材PCR反应溶液的上样量分别为8μl,DNA分子量标记上样量为2μl(0.5μg/μl)。电泳结束后,取凝胶片在凝胶成像仪上或紫外透射仪上检视。供试品凝胶电泳图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凝胶电泳图谱相应的位置上,在300-400bp应有单一DNA条带。

药材性状        

本品卷呈圆盘状,盘径17-34cm,体长可达2m。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头”。上腭有管状毒牙,中空尖锐。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习称“方胜纹”,有的左右不相接,呈交错排列。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习称“连珠斑”;腹内壁黄白色,脊椎骨的棘突较高,呈刀片状上突,前后椎体下突基本同形,多为弯刀状,向后倾斜,尖端明显超过椎体后隆面。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1枚。气腥,味微咸。

饮片性状        

1、蕲蛇:呈类方形小块片。背部脊骨突出成棱线,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的方块斑纹。有鳞片痕,近腹部呈灰白色,内腹壁黄白色,可见脊椎骨及肋骨,气腥,味微咸。

2、蕲蛇肉:呈片状小段,黄白色,无皮骨,略有酒气。

3、酒蕲蛇:形如蕲蛇,表面色泽加深,略有酒气。

常见伪品        

蕲蛇伪制品:

呈圆盘状,用蕲蛇完整的头、皮、尾与其他种类去皮的蛇体拼凑而成,因此从外形上具有正品蕲蛇的特征,主要可从两方面予以鉴别,一方面头的下方蛇体前端剪成平齐;另一方面由于蛇皮不完全与蛇体大小一致,采取削足适履办法,在尾端有剪断肋骨与脊骨痕迹。

动物学信息

动物属种        

蝰科蝮蛇属动物尖吻蝮蛇。

形态特征        

吻端尖而翘向前上方,头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头背黑色,头侧吻棱经眼斜至口角以下为黄白色,头、腹及喉也为白色,体粗壮,尾较短,全长可达1.5m,背面深棕色或棕褐色。背脊有(15-20)+(2-5)个方形大斑,其边缘浅褐色,中央略深,有的方斑不完整;腹面白色,有交错排列的黑褐色斑块,略呈三纵行,有的若干斑块互相连续,而界限不清;尾腹面白色,散以疏密不等的黑褐色点斑。吻鳞甚高,上部窄长,构成尖吻的腹面;鼻间鳞1对,也窄长构成尖吻的腹面。头背具对称的而富疣粒的大鳞;有颊窝;眶前鳞2,眶后鳞1,有1较大的眶下鳞;上唇鳞7。背鳞21(23)-21(23)-17(19)行,除最外1-3行外,余均具结节状强棱;腹鳞157-170;肛鳞完整;尾下鳞52-59,大部双行,少数为单行,尾后段侧扁,末端1枚鳞片侧扁而尖长。

分布区域        

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

道地产区        

主产于湖北、江西、浙江等地。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蕲蛇】:http://www.jkzj.cn/zy/35870.html。作者: 小编,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同类中医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8175151895

请手机扫码访问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