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圈

发信息

  • 发布
  • 管理

复叶耳蕨

作者:zykzrys发布日期:2024-05-18 语言朗诵 评论
导读

复叶耳蕨,中药名。为鳞毛蕨科植物刺头复叶耳蕨Arachniodesexilis(Hance)Ching的根茎。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及山东、河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敛疮之功效。用于痢疾,烧烫伤。

本文导航:
  • (1) 复叶耳蕨的主治功能,复叶耳蕨的功效作用,复叶耳蕨的制作方法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敛疮。

主治

用于痢疾,烧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

本品久服可致宫寒不孕。

药理作用

1、抗生育作用。

2、收缩子宫作用。

相关论述

《中国药用孢子植物》:“清热收涩。用于痢疾和烫火伤等。”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痢疾:复叶耳蕨15-30g。煎服。

2、治烫火伤:复叶耳蕨(适量)。晒干,研末,菜油调涂。(1-2方出自《中国药用孢子植物》)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挖,除去叶,洗净泥土,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鳞毛蕨科植物刺头复叶耳蕨。

形态特征

植株高30-90cm。根茎长而横生,密被棕色、钻状鳞片。叶远生或近生;叶柄长15-50cm,禾秆色,连同叶轴和羽轴常被棕色、线状钻形小鳞片;叶片纸质,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20-35cm,宽约20cm,先端狭缩成尾状渐尖,三回羽状;羽片5-8对,斜向上,有柄,基部1对最大,卵状三角形,长15-20cm,宽7-10cm,其基部下侧1片小羽片特长,并为一回羽状,长8-10cm,其余向上各对逐渐缩狭;小羽片长圆形,先端锐尖,基部上侧略呈耳状突起或为分离的耳片,边缘浅裂或具长芒刺状锯齿,上面光滑,下面沿中脉疏生棕色小鳞片;叶脉羽状,侧脉2-4叉。孢子囊群圆形,背生于小脉顶端,位于中脉与叶边中央;囊群盖圆肾形,早落。

分布区域

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及山东、河南等地。

道地产区

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及山东、河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林下溪沟边或路旁。

 
标签: 清热解毒 敛疮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复叶耳蕨】:http://www.jkzj.cn/zy/35809.html。作者: 小编,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同类中医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8175151895

请手机扫码访问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