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作用
功能
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
主治
主要用于肺肾不足,久咳虚喘,劳嗽咳血,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遗精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研末,1-1.5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风寒或实热咳喘忌服。
化学成分
含有胆固醇、脂肪酸、磷脂成分为磷脂酸,还含有18种游离氨基酸及12种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
1、激素样作用:蛤蚧提取物(GEH)具有双向性激素样作用。
2、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蛤蚧提取物(GEH)具有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
3、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蛤蚧醇提取物对氯化乙酰胆碱所致哮喘有明显的平喘作用。
4、抗氧化的作用:蛤蚧尾部和体部提取液能显著地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氧化剂的含量和活性,并且尾部提取液的作用较体部强。
5、抗衰老的作用:蛤蚧的乙醇提取物对人体抗衰老机能可能有增强作用。
6、抗炎作用:蛤蚧乙醇提取物的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具有抑制炎症前期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和水肿等作用。
7、此外,蛤蚧尚有抗应激、降血糖、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等作用。
毒理作用
蛤蚧醇提取物135g/kg灌胃给药,未见小鼠毒性反应。蛤蚧乙醇提取物腹腔注射,72小时内小鼠LD50为5.24g/kg。小鼠灌服蛤蚧眼匀浆或乙醇提取物(相当于成人剂量50,100,200倍)以及蛤蚧脑匀浆(相当于成人剂量50倍),犬灌服蛤蚧头乙醇提取物(相当于成人剂量50,100,200倍),观察72小时,活动、进食均未见异常反应。
相关论述
1、《海药本草》:主肺痿上气,咯血咳嗽。
2、《本草纲目》: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疗肺痛,消渴,助阳道。
3、《本草备要》:补肺润肾,益精助阳,治渴通淋,定喘止嗽,肺痿咯血,气虚血竭者宜之。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蛤蚧配贝母:蛤蚧功专补肺气,止咳定喘;贝母功善清痰热,纳气平喘。两药伍用,可增强补肺清热,化痰止咳的作用。适用于肺虚而有痰热的咳喘。
2、蛤蚧配益智仁:蛤蚧质润不燥,补肾助阳兼能益精养血;益智仁甘温入肾,补阳益阴兼能固精缩尿。两药伍用,可增强温补肾阳,固本培元之功。适用于肾虚阳痿,遗精遗尿等。
3、蛤蚧配生地黄:蛤蚧功专补肺益肾,纳气定喘;生地黄功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两药伍用,可增强补肺益肾,清热凉血的作用。适用于肺肾虚亏,久喘失音或痰中带血等。
4、蛤蚧配枸杞子:蛤蚧功专补肺益肾;枸杞子功善补益肝肾。两药伍用,可增强补肾助阳的作用。适用于肾阳不足,阳痿遗精等。
5、蛤蚧配百部:蛤蚧补肺益肾,纳气定喘;百部甘润苦降,润肺止咳。两药伍用,可增强补肺益肾,纳气定喘、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肺结核引起的咳嗽,痰中带血等。
6、蛤蚧配巴戟天:蛤蚧长于补肺益肾;巴戟天善于补肾助阳。两药伍用,可增强补肾助阳的作用。适用于肾阳虚之阳痿,性机能衰退等。
7、蛤蚧配沙参:蛤蚧功专补肺益肾;沙参功善养阴润肺。两药伍用,可增强养阴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肺结核之咳嗽。
8、蛤蚧配五味子:蛤蚧功专补肺益肾;五味子功善敛肺滋肾。两药伍用,可增强补益肺肾,敛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肺肾两虚之久咳气喘等。
鉴别用药
1、冬虫夏草与蛤蚧:两者均性平而归肺、肾经,皆能补肾温肺平喘,治肾阳不足之腰膝酸痛,肺虚咳嗽及肾不纳气之喘促。然冬虫夏草味甘,偏补肺阴而兼化痰止血,尤善治劳嗽咳血,又治病后体虚自汗畏寒。蛤蚧味咸,偏补肺气而定喘嗽,长于治肺肾两虚之久咳虚喘。
2、补骨脂与蛤蚧:两者均入肾经而温肾助阳,纳气平喘,主治肾阳不足之阳痿、遗精,及肾不纳气之虚喘等。然补骨脂辛苦大温,又归脾经,兼敛涩之性,又能固精缩尿,暖脾止泻,善治阳虚火衰、下元不固之腰膝冷痛、宫冷不孕、遗尿尿频,以及脾肾阳虚泄泻。蛤蚧咸平,又入肺经,兼可补肺气,定喘嗽,益精血,善治肺虚咳嗽、肾虚喘咳,尤其对肾不纳气之虚喘效佳。
3、核桃仁与蛤蚧:两者均归肾、肺经,具温补肺肾、纳气平喘之功,主治肺虚咳嗽、肾虚喘咳。然核桃仁甘温油润,兼入大肠经,又能润肠通便,适用于津亏肠燥便秘;尚有排石作用,可治尿路结石。蛤蚧咸平,兼可益精血,善治肾阳不足、精血亏虚之阳痿、遗精等。
4、党参与蛤蚧:两药均甘平,归肺经,具有补益肺肾的功效,用于肺肾两虚,肾不纳气虚喘等。然党参又具有补脾养胃,健运中气,鼓舞清阳,补中益气的作用,多用于脾虚倦怠,食少便溏及中气下陷,泻利脱肛等症;党参又具有补气生津的功效,用于外感热病,热伤气津,心烦口渴;党参亦有补气生血之效,用于气血双亏,面色萎黄,头晕心悸,体弱乏力等。蛤蚧咸平,兼可益精血,善治肾阳不足、精血亏虚之阳痿、遗精等。
5、蛤蟆油与蛤蚧:两药均具有补肺益肾的功效,用于肺肾不足之久咳。但蛤蟆油甘平补益,咸以入血,归肺、肾二经,善能补益肺肾之精血,有强壮体魄,补虚扶羸的功效,故多用治病后、产后、伤血耗气,虚弱羸瘦,神衰盗汗等。蛤蟆油甘咸而润,滋补肺肾补肺益肾,润泽五脏,故用治肺肾阴伤,劳嗽咯血。蛤蟆油又具有补肾益精,阴阳并补的功效,故又可用于肾虚精亏,阳痿宫冷等。
相关药品
蛤蚧定喘胶囊(丸)、葶贝胶囊、海龙蛤蚧口服液、回春胶囊。
相关方剂
人参蛤蚧散(《卫生宝鉴》)、加味地黄丸(《不知医必要》)、天雄丸《御药院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每年5-9月捕捉,捕后将其击昏,挖去眼球,除去内脏,用竹片撑开胸腹壁,用纱布擦干血液。然后用2条扁竹条将四肢平行撑起,再用长于蛤蚧全身1/2的扁竹条将头尾轻轻撑直,用文火烘干,将大小相同的2只合成1对,用线扎好。
炮制方法
1、蛤蚧:取原药材,除去鳞片及头爪,切成小块。
2、酒蛤蚧:取蛤蚧块,用酒浸润后,取出烘干。或取黄酒置锅内,文火加热,至酒沸后,放入净蛤蚧块,再煮至酒尽,取出放凉。每蛤蚧1对,用黄酒24g。
3、制蛤蚧:取净沙子置锅内炒热,放入净蛤蚧,翻炒至泡酥,显黄色时,取出,筛去沙子,研粉。
4、酥蛤蚧:取净蛤蚧置锅内,加人酥油适量,用文火加热,炙至显黄色酥脆时,取出放凉。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通风干燥处,防蛀。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本品呈扁片状,头颈部及躯干部长9-18cm,头颈部约占1/3,腹背部宽6-11cm,尾长6-12cm。头略呈扁三角状,两眼多凹陷成窟窿,口内有细齿,生于颚的边缘,无异型大齿。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上鼻鳞左右各1片,中间被额鳞隔开,上唇鳞12-14对,下唇鳞(包括颏鳞)21片。腹背部呈椭圆形,腹薄。背部呈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散在或密集成不显著的斑纹,脊椎骨及两侧肋骨突起。四足均具5趾;除前足第一支趾外,其余均有钩爪;趾间仅具蹊迹,足趾底有吸盘。尾细而坚实,微显骨节,与背部颜色相同,有6-7个明显的银灰色环带。全身有橙红色斑点,密被圆形或多角形微有光泽的细鳞,散有紫褐色疣鳞,腹部鳞片方形,镶嵌排列。气腥,味微咸。以体大肥壮、尾全不碎者为佳。
饮片性状
1、蛤蚧:为不规则小块片状,表面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棕或灰棕色斑点,切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有脊椎骨及肋骨断痕,稍具腥气,味微咸。
2、酒蛤蚧:形如蛤蚧,略有酒气。
3、制蛤蚧:形如蛤蚧,黄色,质地酥松。
4、酥蛤蚧:形如制蛤蚧,稍有油亮。
常见伪品
伪品:
红瘰疣螈为蝾螈科动物红瘰疣螈TylototritonverrucosusAnderson除去内脏的干燥体。呈条形,用竹片横向支撑,全长9-14cm。头近圆形,较大而扁;头顶部有呈A图形棱,中间陷下,或中间有一瘰疣隆起;嘴大,颌缘有许多细齿。脊柱骨显著隆起,两侧各有一列棕黄或土黄色瘰疣隆起。头、背及腹部等均为黑褐色。四肢较短而弯曲,前肢具4趾,后肢具5趾;趾均无爪。尾侧扁而常弯曲,呈黄棕色。气腥,味微咸。
动物学信息
动物属种
壁虎科壁虎属动物蛤蚧。
形态特征
为壁虎科中最大的种,体长约30cm。头宽大,略呈三角形,吻端圆凸;耳孔椭圆形,约为眼径之半。眼大,突出;口中有许多小齿。通身被覆细小粒鳞;四肢指、趾膨大,成扁平状。雄性有肛前窝20余个,尾基部较粗,肛后囊孔明显。躯干及四肢背面砖灰色,密布橘黄色及蓝灰色斑点;尾部有深浅相间的环纹,腹面白色而有粉红色斑。
分布区域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道地产区
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等省亦产。
生长环境
多栖息于山岩石壁洞或树洞内,也见于人居屋间。以昆虫、小形蜥蜴等为食。
人工制造
1、养殖技术:人工繁殖时,可将待产雌体单独饲养,用布遮挡笼内,四壁贴层薄,待其产卵于上时,可扯下纸取卵孵化。孵化温度在30-33℃,经100d左右,即可孵出小蛤蚧。人工养殖分为箱养、室养、圈养和散养几种。
2、饲养管理:饲养过程中可投给土鳖虫、蟑螂、黄粉虫等或灯光诱虫。冬眠期注意防寒保暖,但室温不宜超过18℃。平时管理工作以防蚁、蚊、鼠等天敌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