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作用
功能
解毒消炎,收敛止痢,活血止血,调经。
主治
用于痢疾,肠风下血,急性胃肠炎,月经不调,鼻衄,吐血,风湿痹痛,关节炎,脱肛,烧烫伤。
用法用量
花、根15-30g;叶3g研粉,温酒调服。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干掺。
注意事项
《云南中草药》:“忌酸冷。”
药理作用
肝脏毒性,相当剂量的西南红山茶对肝脏有明显的损害。
相关论述
《云南中草药》:“活血止血,收敛止泻。”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月经过多,鼻衄,吐血,肠风下血,风湿:西南红山茶15g。煎服,或研末开水送服,每次6g。
2、治白带,遗精,月经不调:西南红山茶花9-15g,红糖引,煎服。
3、治急性胃肠炎,痢疾,脱肛:西南红山茶花或根15-30g。煎服。
4、治关节炎:西南红山茶根或叶3g。研末,温酒送服。
5、治烧、烫伤:西南红山茶花适量。研末,撒于患处。(1-5方出自《云南中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冬季采集,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西南红山茶。
形态特征
西南红山茶又名:西南山茶。灌木至小乔木,高达7米,嫩枝无毛。叶革质,披针形或长圆形,长8-12厘米,宽2.5-4厘米,有时较长,先端渐尖或长尾状,基部楔形,上面干后亮绿色,下面黄绿色,无毛,侧脉6-7对,在上下两面均能见。边缘有尖锐粗锯齿,齿刻相隔2-3.5毫米,齿尖长0.5-1.5毫米,叶柄长1-1.5厘米,无毛。花顶生,红色,无柄;苞片及萼片10片,组成2.5-3厘米的苞被,最下半1-2片半月形,内侧的近圆形,长约2厘米,背面有毛,脱落;花瓣5-6片,花直径5-8厘米,基部与雄蕊合生约1.3厘米;雄蕊长2-3厘米,无毛,外轮花丝连生,花丝管长1-1.5厘米,基部与花瓣贴生,子房有长毛,花柱长2.5厘米,基部有毛,先端3浅裂。蒴果扁球形,高3.5厘米,宽3.5-5.5厘米,3室,3爿裂开,果爿厚;种子半圆形,长1.5-2厘米,褐色。花期2-5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湖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000-2800m的山沟、水旁、疏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