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除湿,定惊。
主治
风湿骨节肿痛,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汤洗。用时捣碎。
相关论述
1、《食疗本草》:“煮汤浴之,主历节风,亦主小儿客忤。”
2、《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能除风湿,治风湿病,骨节作痛。”
加工炮制
炮制方法
1、熊骨:取原药材,用清水浸1-2星期,刮去筋肉,洗净,阴干。
2、烫熊骨:取沙油置锅内,用武火炒烫后,放入净熊骨,不断翻动,炒至表面呈黄色时取出,放凉。
3、酒酥熊骨:取沙炒熊骨,趁热投入定量酒中,洗去砂子,取出,干燥。每净熊骨100kg,用酒20kg。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一般多用四肢骨。前肢肱骨骨体稍扭曲,长33-34cm,直径(中段)约3cm。表面淡黄白色,稍粗糙而显油性。中段以上有喙粗隆3条,下端较宽,呈滑车状,下端靠近骨环处无小孔(即无“凤眼”)。质坚硬而较重,断面呈不规则圆棱形,密质骨厚2-5mm,圆形骨髓腔直径约占骨断面2/5,髓呈网织蜂窝状,黄棕色,具特殊熊腥气。
后肢股骨骨体弯曲,长35-40cm,直径3-4cm,上端内侧突出的半球形为“股骨头”,与骨体约成110°的角,球面光滑有一较深窝,股骨头高于对侧隆起的大转子;下端前面有一宽而浅的胫窝,后侧有一近菱形的凹槽。横断面类圆形,黄白色,稍粗糙,密质骨厚6-9cm,骨髓腔直径约17mm,占断面的1/2。骨髓网纹不明显,棕黄色,腥气浓。
后肢胫骨扁圆形,有纵棱。膝盖骨长圆形,带有舌状筋。前后肢掌部宽大,均具5爪,爪黑色,留下的皮毛呈黑色或棕色。
头骨吻长而尖,鼻骨短;额骨前部较宽,后部较窄,左右额部连接部分向下凹陷,顶部较宽,矢状脊短而不显著。齿褐色,上额骨有门齿3对,犬齿1对,臼齿7对,上颚后臼齿形大,约为宽的2倍。肋骨扁形。
动物学信息
动物属种
熊科动物黑熊和棕熊。
形态特征
1、黑熊:体形较大,长1.5-1.7m,体重约150kg。头部宽圆。吻部短而尖;鼻端裸露,眼小;耳较长且被有长毛,伸出头顶两侧。颈部短粗,两侧毛特别长。胸部有一倒人字形白斑。尾很短。毛较一致,漆黑色,有光泽。四肢粗健,前后足均具5趾,前足腕垫宽大与掌垫相连,后足跖垫亦宽大且肥厚,前宽后窄,内侧中部无毛间隔。具爪。除其鼻面部棕色、下颌白色、倒人字白斑外,全身均为黑色并带有光泽。2、棕熊:体形较大,长约2m,重200-300kg。头阔而圆,吻部较长,鼻也较阔,其端裸出,略侧扇。耳小,能动,内外被毛。肩端隆起,腰粗壮,尾短。四胶粗壮,前后足均具5趾,前足的爪长于后足。爪侧扁而弯曲,呈暗褐色。全身为黑棕色,或近黑色以至很淡的银灰色、棕黄色或棕红色。成体胸部无白色斑纹。
分布区域
1、黑熊:分布极广泛,东北、华北、西南、华南及陕西、甘肃、青海、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西藏等地均有分布。2、棕熊:分布于东北及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贵州、西藏等地。
道地产区
主产于黑龙江、吉林、云南、四川等地。自产自销。
人工制造
1、生活习性:熊为森林中的大型动物,性孤癖不成群,常单独在森林中栖息和活动。昼行性,善于游泳、爬树,能直立行走,属于半冬眠动物,遇到干扰时可立即解除冬睡而外出活动。杂食性,主要以植物嫩芽、嫩草及各种野果为食,尤喜食蜂蜜。熊的视觉较差,但嗅觉和听觉发达,从体型上看,寒冷地区的熊体型大,皮脂肥厚,热带地区的熊体型小。
2、养殖技术:熊是季节性发情的动物,每年5-8月为发情交配季节。妊娠期约210-220d,一般在12月末至翌年2月间产仔。每胎产1-3仔。雌熊性成熟年龄为3-3.5岁,雄熊为4岁左右。当前,养熊方式有笼养、圈养、室养等。成年熊类多为单养,幼年熊类可以集体饲养。我国养熊业历史悠久,特别对熊的驯化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繁殖技术上,使熊不但可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通过自然交配而获得后代,还可通过人工授精繁殖后裔。
3、饲养管理:我国的养熊业基本上可分为控制饲养和驯化放牧两种类型。控制饲养包括笼养、圈养和室养等,全部靠人工饲喂,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活动,用于活取胆汁的熊皆为此种方式。驯化放牧则用于幼熊生长发育时期或大群饲养以获取更多的产品时,要求有广大的牧场以供熊群运动、采食、饮水等,也需人工供给一定量的饲料,一般以玉米粉、豆饼粉、麦麸、高梁粉等作为精料,经熟制后投喂,并适当搭配动物性饲料、青绿多汁饲料、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