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作用
功能
养血安神。
主治
用于血虚头晕,心悸,健忘,失眠,神志不安。
用法用量
内服:炖食,50-150g。
药理作用
石斑鱼皮胶质的营养成分对增强上皮组织的完整生长和促进胶原细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
相关论述
《中国动物药志》:“潜阳,养血,安神。主治神志不安,心悸,失眠,健忘,头晕等症。”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妇女产后体虚:石斑鱼肉50-150g,花旗参适量加水慢火炖熟,喝汤食鱼,每日1次。(《广西海洋药物》)
附注
与本品功效相同的同属动物尚有镶点石斑鱼Epinephelusamblycephalus(Bleeker)、带点石斑鱼Epinephelusmalabaricus(BlochetSchneider)、指印石斑鱼Epinephelusmagachir(Richardson),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内脏,洗净,鲜用。
动物学信息
形态特征
1、鲑点石斑鱼又名:大斑、过鱼、红鲙、金鲙、朱鲙、鲙仔鱼。体长椭圆形,侧扁,一般体长12~24cm。头稍长,眼中等大,上侧位,近前端。口中等大,稍倾斜。两颌牙细尖,呈不规则条行,前端各具1对小圆锥牙。犁骨与腭骨牙细小呈窄齿带。前鳃盖骨边缘具细锯齿。鳃盖骨具扁平棘2~3个,鳃耙9+14。体被细栉鳞,侧线与体背平行。侧线鳞(有孔)49(15/29)。背鳍Ⅺ~16,起点在胸鳍上方,连续,无缺刻。臀鳍Ⅲ~8,与背鳍鳍条部相对。胸鳍16,较大,边缘圆形。腹鳍I~5,胸位,尾鳍圆形。体浅褐色,头部和体侧均布有橘黄色小斑点。各鳍布满橘红色小斑点。背鳍边缘黄色;鳍棘末部、鳍条中部基底及尾柄上,各有1个褐色斑。胸鳍红褐色,臀鳍和尾鳍暗褐色,边缘色较深。2、青石斑鱼又名:青斑、青鮨、腊鲙、土鲙。形态上种相似。背鳍Ⅺ-15,臀鳍Ⅲ-8,胸鳍16,腹鳍I-5,侧线鳞90(14/29)。鳃耙8+14。体背部褐色。头部和体侧均散有黄色小斑点。体侧并有5条暗褐色横带;第1与第2条位于背鳍鳍棘部向下达胸、腹部;第3与第4条位于背鳍鳍条部向下达臀鳍中、基底末;第5条位于尾柄上。腹侧浅褐色。各鳍灰褐色带绿色;背鳍鳍条部边缘和尾鳍后缘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