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圈

发信息

  • 发布
  • 管理

棕树根

作者:zykzrys发布日期:2024-05-12 语言朗诵 评论
导读

棕树根,中药名。为棕榈科棕榈属植物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r(Hook.)H.WendI.的根。具有收敛止血,涩肠止痢,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吐血,便血,崩漏带下,痢疾,淋浊,水肿,关节疼痛,瘰疬,流注,跌打肿痛。

本文导航:
  • (1) 棕树根的主治功能,棕树根的功效作用,棕树根的制作方法

功效作用

功能        

 收敛止血,涩肠止痢,解毒消肿。      

主治         

吐血,便血,崩漏带下,痢疾,淋浊,水肿,关节疼痛,瘰疬,流注,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煎水洗。               

化学成分         

地下部分含薯蓣皂甙,和甲基原棕榈皂甙B。      

药理作用         

生育作用:棕榈根醇提液结合石门穴注射,推迟雌性小鼠怀孕周期,小鼠出生后发育正常。      

毒理作用         

棕榈根煎剂腹腔注射及石门穴注射0.5ml,均引起竖毛、抽搐等。而棕榈根醇提液注射0.5ml,未见毒性反应。      

相关论述        

1、《滇南本草》:“治妇人血崩不止,又治大肠下血,男子五淋便浊。”

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通经,祛湿。”

3、《四川中药志》:“养血收敛,涩肠止痢。治吐血,肠风下血,崩、带,跌打损伤及腰痛。”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吐血:棕树根烧灰,兑童便、白糖,空心服。(《四川中药志》)

2、治血淋:棕榈根一两。炖猪精肉食。(《湖南药物志》)

3、治遗精:棕榈根五钱。水煎,白糖冲服。(《湖南药物志》)

4、治赤白痢:棕榈根、六合草、红斑鸠窝各二两。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5、治久痢:棕树根炖肉服。(《四川中药志》)

6、治阴挺:棕桐根四两,猪精肉四两。久煮去药,食肉与汤,连食三至五次。

7、治四肢关节痛:棕榈根五钱,白果二钱。水煎服。

8、治蛇咬:棕榈根、鱼腥草、桑白皮各三钱。煎水洗。(6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9、治流注(寒性脓肿):棕树根、桃树根、松树根、胡颓子根各适量。水煎,冲洗患部;药渣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10、治瘰疬:棕树根、算盘子根、乌桕根各一两。水煎,肉汤对服。(《江西草药》)

11、治水肿:棕树鲜根一两,腹水草、薏苡根各五钱至一两。水煎服。

12、治蛔虫病:棕树根、薏苡根、苦楝皮、兰花根各三钱。水煎服。

13、治睾丸肿大:棕树根三钱,茅根一钱,淫羊藿二钱。水煎服。(11方以下出江西《草药手册》)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挖挖根,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棕榈科棕榈属植物棕榈。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10m以上。茎杆直立,粗壮,褐色纤维状老叶鞘包被于茎杆上,脱落后呈环状节。叶簇生于茎顶;叶柄坚硬;叶片近圆扇状,具多数皱褶,掌状分裂至中部,革质。肉穗花序,淡黄色,具柔毛。雌雄异株;雄花小,多数,花被6片,淡黄色;雄蕊6,花丝短,分离;雌花花被同雄花,子房上位,密被白柔毛,花柱3裂。核果球形或近肾形。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分布区域         

长江以南各地多有分布。         

生长环境         

栽培或野生;生于村边、庭园、田边、丘陵或山地。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棕树根】:http://www.jkzj.cn/zy/35467.html。作者: 小编,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同类中医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8175151895

请手机扫码访问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