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圈

发信息

  • 发布
  • 管理

海桐皮

作者:zykzrys发布日期:2024-05-10 语言朗诵 评论
导读

海桐皮,中药名。为豆科刺桐属植物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 L.、乔木刺桐Erythrina arborescens Roxb.的干皮或根皮。具有祛风湿,通络止痛,杀虫止痒的功效。主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脚气,痛风,皮肤疥癣,湿疹,以及湿热泻痢等。

本文导航:
  • (1) 海桐皮的主治功能,海桐皮的功效作用,海桐皮的制作方法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湿,通络止痛,杀虫止痒。      

主治        

1、主要用于风寒湿痹,腰膝酸痛,脚气,痛风,皮肤疥癣,湿疹,以及湿热泻痢等。

2、西医诊为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退行性膝关节炎、骨折后期关节功能障碍属于风湿、风热阻络型,足癣、荨麻疹、湿疹、皮肤真菌感染属于风湿在表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或浸酒。外用:煎水熏洗;或浸酒搽;或研末调敷。      

不良反应         

有报道大剂量可使膈肌麻痹,血压短暂下降,心率显著变慢,延长房室传导时间,故临床使用时要多加以注意,并经常监测心电图。         

注意事项         

血虚者不宜服。      

化学成分         

主含刺桐文碱、水苏碱等多种生物碱,还含黄酮、氨基酸和有机酸等。      

药理作用        

1、镇痛、镇静作用:本品茎皮煎剂15g/kg、30g/kg灌服,间隔4h1次,共2次,可明显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60g/kg灌服1次还可显著延长热板法试验小鼠痛阈时间,表明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于小鼠自发活动,40g/kg还可明显减少运动距离,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表明有明显镇静作用。

2、抗菌作用:海桐皮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黄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其他作用:对于大鼠离体回肠本品煎剂能显著拮抗乙酰胆碱所致收缩肠管作用,10mg/ml、20mg/ml浓度抑制率分别为42.9%及71.6%,刺桐皮作用相似。

毒理作用        

毒性:本品茎皮煎剂100g/kg灌服于小鼠不引起死亡,腹腔注射LD50测得乔木刺桐茎皮煎剂为26.9±2.8g/kg,刺桐茎皮煎剂为40.5士4.4g/kg。

相关论述        

1、《本草经疏》:海桐皮禀木中之阴气以生,《本经》:味苦,气平,无毒。然详其用,味应带辛,气薄味厚,阴中阳也。入足太阴、阳明经。二经虚则外邪易入,为霍乱、中恶,辛以散之;湿热内侵,为疳蠶久痢,苦以泄之;又脾胃主肌肉,湿热侵淫,则生虫而为疥癬,苦能杀虫。平即微寒,湿热去而疥癣除矣。其主漱齿、洗目赤者,亦取其苦寒杀虫、辛平散风热之意耳。李珣以之治腰脚不遂,血脉顽痹、腿膝疼痛之证,其为辛苦之剂无疑矣。

2、《本经逢原》:海桐皮能行经络,达病所,治风湿腰脚不遂,血脉顽痹,腿膝疼痛,赤白泻痢,及去风杀虫,虫牙风痛,疳蚀疥癣,目赤肤翳。此药专去风湿,无风湿者勿用。

3、《本草求真》:海桐皮能入肝经血分,祛风除湿,及行经络,以达病所。用者须审病自外至则可,若风自内成,未可妄用。须随症酌治可耳。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中恶霍乱:海桐皮煮汁服之。(《圣济总录》)

2、治小儿蛔虫病:海桐皮1.5-3.0g。研粉开水冲服。

3、治肝硬化腹水:鲜海桐皮30g。炖猪骨服。(2、3方出自《广西本草选编》)

4、治风虫牙痛:海桐皮煎水漱之。(《圣惠方》)

5、治风癣有虫:海桐皮、蛇床子等分。为末,以腊猪脂调搽之。(《如宜方》)

6、治时行赤毒眼疾:海桐皮一两。切碎,盐水洗,微炒,用滚汤泡,待温洗眼。(《本草汇言》)

7、治乳痈初起:刺通15g,红糖30g。煎水服。(《贵州草药》)

相关配伍        

1、海桐皮配稀莶草:海桐皮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稀莶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长于走窜。两药伍用,祛风湿,通血脉,利关节,强筋骨的作用明显。适用于风湿痹痛,筋骨不利,骨节疼痛,肢体软弱无力以及半身不遂等。

2、海桐皮配片姜黄:海桐皮祛风通络,除痹止痛;片姜黄活血行气,通络止痛。两药相配,祛风除痹止痛的功效显著。适用于外感风湿所致的腰膝酸痛、肩背疼痛等

3、海桐皮配白术:海桐皮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白术益气健脾,除湿通络。两药配伍,祛风湿、止痹痛等功效显著。适用于外感风湿所致的关节疼痛、重着不移等

4、海桐皮配羌活:海桐皮燥湿清热,祛风通络,善入血分,其性下降,善除下半身风湿痹痛;羌活功效相似,但善除上半身风湿。两药合用,直通上下,共奏祛风止痛,除湿活络之功。适用于风寒湿痹之关节疼痛。

5、海桐皮配牛膝:海桐皮能通能散,性燥而降,其性向下;牛膝补肝肾而强筋骨通痹且引血下行。二药合用,善疗下肢之疾。适用于风湿闭阻之腰腿疼痛、足挛不易屈伸。

鉴别用药        

1、海桐皮与海风藤:两药名称相近,均为祛风湿药,都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治风湿痹痛,关节不利等。但海桐皮味苦辛、性平,归肝经,尤善于除下身风湿,善治下肢关节风湿痹痛、脚气、痛风;尚能祛风除湿,杀虫止痒,外用治疗疥癬、湿疹、风虫牙痛等。海风藤味辛苦、性微温,归肝、肾经,长于祛风湿、行经络、和血脉、止疼痛,也为祛风通络止痛的要药,用于风寒湿痹、跌打损伤;又能宣肺散寒,止咳化痰,亦常用治肺寒留饮等。

2、海桐皮与臭梧桐:两者均为祛风湿清热药,功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又都能止痒,用于湿疹瘙痒等。但臭梧桐味辛苦甘、性凉,归肝经,以祛风湿、通经络为长,又能凉肝息风,活络止痛,用于肝阳上亢所致头晕头痛等;且味苦性凉,能清热解毒燥湿,故各种湿热疮毒、湿疹臁疮均可用之。海棡皮味苦辛、性平,归肝、肾经,性燥而善降下,又走血分,尤善于除下身风湿,尚能祛风杀虫止痒,外用治疗疥癣、湿疹、风虫牙痛等。

3、海桐皮与苍耳子:两者均能祛风除湿杀虫,有止痛和止痒之功,不论风湿犯及筋骨所致的关节疼痛,还是风湿郁表所致的疥癞疮疹瘙痒,都可应用。但海桐皮性平而善除湿,作用偏下,故热痹及湿热下注腰腿用之较宜,湿热泻痢也可应用。苍耳子性温而偏祛风,作用偏上,并有发汗解表、通鼻窍作用,故疗寒重之痹证较宜,并常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头痛、鼻塞以及鼻渊等。

药膳食疗        

海桐皮酒:

1、功效:主治足膝风冷、痹痛不利等症。

2、原材料:海桐皮、五加皮、独活、防风、枳壳、杜仲各30g,牛膝、薏苡仁各60g,生地黄250g。

3、做法:上述诸药切碎用绵纱布包裹。以白酒2升,春夏浸7日,秋冬27日。

4、用法:每次温服10-15ml,日服1-2次。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栽后8年左右,即可剥取树皮,通常于夏、秋季进生。有剥取干皮、砍枝剥皮和挖根剥皮3种方法。剥后,刮去灰垢,晒干。      炮制方法        

1、海桐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清水浸泡至六七成透,洗净,闷润至透,切丝,干燥。

2、炒海桐皮:取适量滑石粉,置锅内,用中火炒热,加入净海桐皮丝,拌炒至透为度,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1、刺桐:呈半圆筒状或板片状,两边略卷曲,长约40cm,厚0.25-1.5cm,外 表面黄棕色至棕黑色,常有宽窄不等的纵沟纹。老树皮栓皮较厚,栓皮有时被刮去,未除去栓皮的表面粗糙有黄色皮孔,并散布有钉刺,或除去钉刺后的圆形疤痕,钉刺长圆锥形,高5-8mm,顶锐尖,基部直径5-10mm;内表面黄棕色,较平坦,有细密纵网纹。根皮无刺。质坚韧,易纵裂,不易折断,断面浅棕色,裂片状。气微,味做苦。

2、乔木刺桐:树皮呈向内卷的横长条形或平坦的小方块,厚3-6mm,外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至棕黑色不等,有的显暗绿色,粗糙;栓皮多脱落,钉刺基部与栓皮界限不明显;内表面浅黄棕色,平滑,有细纵纹。质坚硬,折断面黄色,纤维性。气微,味微苦。以皮薄、带钉刺者为佳。

饮片性状        

1、海桐皮:为丝片状,外表面淡棕色或灰棕色,有纵凹纹及黄色皮孔,有的带钉刺;内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平坦,有细密网纹。切断面裂片状,质硬而韧。气微香,味微苦。

2、炒海桐皮:形如海桐皮,色泽加深,质脆易碎。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豆科刺桐属植物刺桐、乔木刺桐。      

形态特征        

1、刺桐:大乔木,高可达20m。树皮灰棕色,枝淡黄色至土黄色,密被灰色绒毛,具黑色圆锥状刺,二三年后即脱落。叶互生或簇生于技项;托叶2,线形,长l-1.3cm,早落;3出复叶;小叶阔卵形至斜方状卵形,长10-15cm,顶端小叶宽大于长,先端渐尖而钝,基部近截形或阔菱形,两面叶脉均有稀疏毛茸。总状花序长约15cm,被绒毛;总花梗长7-10cm;花萼佛焰苞状,长2-3cm,萼口斜裂,由背开裂至基部;花冠碟形,大红色,旗瓣长5-6cm,翼瓣与龙骨瓣近相等,短于萼;雄蓝10,二体,花丝淡紫色,长3-3.5cm,花药黄色;花柱1,淡绿色,柱头不分裂,密被紫色软毛。荚果串珠状,微弯曲。种子1-8颗,球形,暗红色。花期3月。

2、乔木刺桐:乔木,高7-8m。树皮有刺。三出复叶,小叶肾状扁圆形,长10-20m,宽8-19m,先端急尖,基部近截形,两面无毛;小叶柄粗壮。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于总花梗上部;花序轴及花梗无毛;花萼2唇形,无毛;花冠红色,长达4cm,翼瓣短,长仅为旗瓣的1/4,龙骨瓣菱形,较翼瓣长,均无爪;雄蕊10,5长5短;子房具柄,有黄色毛。荚果梭状,稍弯,两端尖,顶端具喙,基部具柄,长约10cm。

分布区域        

1、刺桐:分布于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酉、四川、贵州、云南、台湾等地。

2、乔木刺桐: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道地产区         

主产于浙江、福建、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1、刺桐:野生或栽培为行道树。

2、乔木刺桐:生于山沟或草坡上。

生长见习         

喜温暖、湿润缺陷候,喜欢阳光,不耐寒。在年平均温度20.1℃,1月份平均温度8℃以上,降水量110mm以上的地区均能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      

繁殖方式         

扦插繁殖。      

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扦插繁殖:春季2-3月进行。选1-2年生的健壮枝条,截成长约25cm,具芽3-4个,再按行距12-15cm,株距8-10cm插于苗床,深为插条长的3/5-2/3。插后保持床土湿润,约30d生根。春季萌芽前定植。田间管理每年追肥2-3次,在萌芽前、夏季和休眠前进行,以氮肥为主,钾磷肥为辅。      

病虫防治         

桔全爪螨为害叶片,在发生期喷波美0.2-0.3度石硫对剂,或20%双甲眯1000倍液,半月1次,连喷数次。在冬季应清洁田间破坏其越冬场所。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海桐皮】:http://www.jkzj.cn/zy/35312.html。作者: 小编,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同类中医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8175151895

请手机扫码访问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