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作用
功能
暑利湿,消积,解毒。
主治
中暑,风湿痹痛,食积,小儿疳积,痢疾,黄疸,肝脾肿大,瘰疬,肠痈,脚气,烫伤湿疹,皮炎,跌打损伤,蛇咬蝎螫。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大剂量30-60g;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注意事项
凡虚寒体弱者慎用。
化学成分
含鸡屎藤甙、鸡屎藤次甙、车叶草甙等环臭蚁醛类化合物及γ-谷甾醇。叶含熊果酚甙0.86%及挥发油等。
药理作用
鸡屎藤水煎馏液对小鼠有明显镇痛作用(热板法)。腹腔注射0.01ml/g体重,即可提高痛阚,维持时间较长。其注射液与吗啡相比,开始较慢而持续较久。其醇制剂对麻醉动物(猫、兔及犬)有降压作用。印度产鸡屎藤提取物在体外试验有可的松样作用,而注入兔关节腔,可降低炎症病变;全草煎剂给大鼠口服共10天,对甲醛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
相关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其头治新内伤,煲肉食,补虚益肾,除火补血;洗疮止痛,消热散毒。其叶擂末加糖煎食,止痢。
2、《李氏草秘》:“煎洗腿足诸风,寒湿痛,拘挛不能转舒。”(引自《纲目拾遗》
3、《纲目拾遗》:“中暑者以根、叶作粉食之。虚损者杂猪胃煮服。”“治瘰疬用根煎酒,未破者消,已溃者敛。”
4、《本草求原》:“理脚湿肿烂,蛇伤。根解洋烟积。”
5、《植物名实图考》:“为洗药,解毒,去风,清热,散寒。”“敷无名肿毒,并补筋骨。”
6、《岭南草药志》:“预防暑毒,消肠胃积滞,化五淋;固阴气耗散。用于痢疾,黄疸,肺痨咯血,咳嗽,百日咳,胃痛,大便下血,疝气偏坠,风寒湿痹,燙火伤,毒蛇咬伤。”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风湿关节痛:鸡屎藤、络石藤各30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2、治慢性气管炎:鸡矢藤30g,百部15g枇杷叶10g。水煎,加盐少许内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3、治带状疱疹,热疖肿毒,跌打肿痛,毒蛇咬伤:鲜鸡矢藤嫩叶捣烂敷患处。(《安徽中草药》
4、治阑尾炎:鲜鸡屎藤根或茎叶30-60g。水煎服。(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5、治皮肤溃疡久不收口:鲜鸡矢藤叶或嫩芽适量,捣烂搽患处,每次搽5min,每日2-3次,连用7d。(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6、治神经性皮炎:鲜鸡矢藤叶揉烂擦患处。(《安徽中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9-10月,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或晾干;或挖根,切片,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茎呈扁圆柱形,稍扭曲,无毛或近无毛,老茎灰棕色,直径3-12mm,栓皮常脱落,有纵皱纹及叶柄断痕,易折断,断面平坦,灰黄色;嫩茎黑褐色,直径1-3mm,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灰白色或浅绿色。叶对生,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宽卵形或披针形,先端尖,基部楔形、圆形或浅心形,全缘,绿褐色,两面无柔毛或近无毛;叶柄无毛或有毛。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前者多带叶,后者疏散少花,花序轴及花均被疏柔毛,花淡紫色。气特异,味微苦、涩。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茜草科鸡矢藤属植物鸡矢藤。
形态特征
蔓生草本,基部木质,高2-3m,秃净或稍被微毛。叶对生,有柄;叶片近膜质,卵形、椭圆形、矩圆形至披针形,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浑圆或楔尖,两面均秃净或近秃净;叶间托叶三角形,长2-5mm,脱落。圆锥花序腋生及顶生,扩展,分枝为蝎尾状的聚伞花序;花白紫色,无柄;萼狭钟状,长约3mm;花冠钟状,花筒长7-10mm,上端5裂,镊合状排列,内面红紫色,被粉状柔毛;雄蕊5,花丝极短,着生于花冠筒内;子房下位,2室,花柱丝状,2枚,基部愈合。浆果球形,直径5-7mm,成熟时光亮,草黄色。花期秋季。
分布区域
分布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北、湖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溪边、河边、路边、林旁及灌木林中,常攀援于其他植物或岩石上。
生长见习
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土壤以肥沃、深厚、湿润的砂质壤土较好。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扦插繁殖。
栽培技术
1、种子繁殖:3-4月按行、株距各约33cm开穴,深约7cm,每穴播种子10粒左右,浇人、畜粪水后,覆盖草木灰或细土约1cm厚。
2、扦插繁殖:2-3月选2年生的老茎藤,剪成20-30cm长,有3节以上的插条,在畦上按行、株距各约30cm开穴,深20-25cm,每穴波插条3根,每根要有1个芽节露出畦面,填土压紧,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3、种子发芽后,当苗高7-10cm时匀苗、补苗,每穴留苗2-3株,结合中耕除草,追施人畜粪水。藤长30cm左右时,再中耕除草、追肥1次,同时插设支柱,以供攀援。9-10月收割后,再行中耕除草,追肥1次过冬。
病虫防治
虫害有蚜虫,可用乐果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