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纯琪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治未病”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一思想经历代医家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治未病的精髓
1.“上工治未病”,既是一名优秀医生思想境界的最高追求,也是一名好医生追求的目标和要求。
2.“预防为先”,医学的初衷和目的,就是让人们最好不生病或少生病。
3.“未病先防”,在疾病未形成之前,即采取各种积极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或在疾病尚未发作的稳定期采取巩固性治疗,防止疾病的复发。
4.“见微知著”,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时把疾病消灭在起始和萌芽状态,让其不发展。
5.“已病防变”,善于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如《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为了及时防止或阻止疾病的蔓延、恶化和传变。
治未病应遵循的原则
中医治“未病”从哪些环节入手呢?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有丰富的论述,其中最具共性的要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养精调神铸就健康支柱 精神状态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首要标准。中医认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的刺激是百病之源。因此,中医始终把心理调治作为防病健身、治病疗疾的第一步。医生为患者解决的不仅是身病,而且是心病,与患者心灵的拉近和沟通,是治疗心病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治疗心病较治身病更为重要。从了解患者的精神因素入手,针对与病情有关的心理、情感障碍,采用开导、鼓励、暗示、转移等多种心理疗法,为患者开出可操作的精神疗法处方。在帮助患者消除精神障碍的同时,再辨证地开出药方调理。
2.合理饮食打造健康基石 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之气血、津液、精血均来源于脾胃的生化。饮食合理,则不病或病轻;反之,则多病或病重。因此,中医养生之要以食为本。在这方面,古人有很多有见地的论述,认为除正常养生之外,凡病更应从调理脾胃入手,先食之而后药之,即“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药物的输布、吸收、代谢同样依赖于脾胃的受纳、传化、输布,使之内达脏腑,外达肌肤。胃气一败,既失去健康的基础,又不能使药物直达病所,治亦难见起色。故“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3.强身健体,加强运动 如古代的太极拳、八段锦,以及华佗的五禽戏、孙思邈的导引术和现代的各种健身方法,都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和应用。机体正气的强弱、血液循环状况的良否、新陈代谢质量的高低、抗病能力的大小、疾病治疗和恢复程度的快慢等,都与运动有关。在既病之前,运动疗法属于防的层次,在既病之后,运动又具有治疗和康复的意义。根据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的差异,可以制定出适应各种人群的运动处方来,以适应健身和疗疾的不同需要。如调整睡眠、治疗失眠、多梦的处方:早晨慢跑、打太极拳,睡前散步、摩擦脚心;调整呼吸和治疗肺痿的处方:晨起深呼吸,拉长声音喊嗓子;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处方:双手反叉腰倒步走,把大拇指按在双侧肾俞穴上,一边有节奏地走,一边左右扭转颈项等。这些做法既有利于健康者的健身,也有利于患病者身体素质的增强,又能对药物治疗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4.科学用药是健康的保障 中医对药物毒副作用和药源性疾病的认识,是非常超前和科学的,同样是治未病思想的延伸和发展。毋庸置疑,中医“治未病”的意义除表现在健康学之外,其社会学意义也非常重大。在这个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训足可引以借鉴:美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1975年间,虽然在诸如心脏手术、脊髓灰质炎疫苗、冠脉搭桥等一系列新医疗技术上有很大发展,但也同时引起医疗费用的大幅度增加,而患者的死亡率却未能明显下降。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美国开展了类似于中医“治未病”内容的措施,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基石的全民健康教育,很快取得了成效。因此,一些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把“治未病”称为“供得起和可持续的医学”。我认为这种提法是很科学的,也是经得起检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