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圈

发信息

  • 发布
  • 管理

也谈燥邪的实质

作者:zykzrys发布日期:2024-05-11 语言朗诵 评论

王玉生 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

近读《中国中医药报》8月8日许成辉先生“燥邪实质论”一文(以下简称“许文”),将燥邪总结为:“燥邪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邪气,而是其他致病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燥只是一种外在表现,并不是病理实质”。许文最后将燥的实质归纳为王士雄所说的“阴竭则燥”和“阴凝则燥”。笔者认为,燥邪是一种真正的致病邪气,把这种外感燥邪归并至内燥之中,将外燥邪气和内燥的病理改变混为一谈,实为不妥。

许文把“内挟温热而燥生”列为否认燥邪这一邪气的论据之一,实际上风温、暑温,甚至风寒侵入人体化热后皆可伤津耗液成燥,怎么能和外感秋燥相提并论?许文引用《医学入门》中燥邪伤津的特点,是想从邪气伤津耗液成燥的一个方面去说明“阴竭则燥”的观点,而整个温病过程中伤津致燥和六淫燥邪致病根本不是一回事。许文通过“外有风寒束表,内有饮邪停蓄,从而导致内在的阳气受郁,失其宣散、温煦的功能;水津失去阳气的温化……所以局部出现暂时的燥证”等病理改变致“阴凝则燥”,来说明燥邪的实质,导致了六淫燥邪和内燥的概念不清。

历代医书及近现代科教书皆把“燥”列为六淫之一,燥为秋季主气。初秋因夏热余气未除,感人后成为温燥,多以桑杏汤治疗;秋末已临近寒冬,感人后多为凉燥,多以杏苏散治疗。历代医家对于秋燥的论述及治疗证明了秋季燥邪伤人的必然性,如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吴鞠通等皆有专篇论述秋燥的诊治。

笔者认为,对于燥邪的实质,还是应分外燥和内燥论述,外燥为六淫之一,是秋季多发的致病邪气;内燥则是在不同的疾病之中,因不同的病理转变影响而成,即“阴伤而燥”甚或“阴竭而燥”。至于“阴凝而燥”只是一种病理改变的外在表现,不可列入燥邪的范围。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也谈燥邪的实质】:http://www.jkzj.cn/zy/34066.html。作者: 小编,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同类中医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8175151895

请手机扫码访问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