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解凝膏
《中国药典》:阳和解凝膏
鲜牛蒡草480g (或干品120g )鲜凤仙透骨草40g (或干品10g )生川乌20g 桂枝20g 大黄20g 当归20g 生草乌20g 生附子20g 地龙20g 僵蚕20g 赤芍20g 白芷20g 白蔹20g 白及20g 川芎10g 续断10g 防风10g 荆芥10g 五灵脂10g 木香10g 香橼10g 陈皮10g 肉桂20g 乳香20g 没药20g 苏合香40g 麝香10g
为摊于纸上的黑膏药。
上二十七味,除苏合香外,肉桂、乳香、没药粉碎成细粉,与麝香配研,过筛,混匀。其余牛蒡草等二十二味,酌予碎断,与食用植物油2400g同置锅内炸枯,去渣,滤过,炼至滴水成珠;另取红丹750~1050g,加入油内,搅匀,收膏,将膏浸泡于水中。取膏,用文火熔化后,加入苏合香及上述粉末,搅匀,分摊于纸上,即得。
温阳化湿,消肿散结。用于阴疽,瘰疬末溃,寒湿痹痛。
外用,加温软化,贴于患处。
每张净重(1)1.5g(2)3g(3)6g(4)9g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外科全生集》:阳和解凝膏
阳和膏(《经验方》卷上)。
新鲜大力子根、叶、梗1.5千克 活白凤仙梗120克 川附 桂枝 大黄 当归 肉桂 官桂 草乌 川乌 地龙 僵蚕 赤芍 白芷 白蔹 白及各60克 川芎120克 续断 防风 荆芥 五灵脂 木香 香橼 陈皮各30克 乳香末 没药末各60克苏合油120克 麝香30克
温经和阳,行气活血,驱风散寒,化痰通络。治寒湿凝滞所致之阴疽、流注、瘰疠、冻疮、乳癖等阴性疮疡;兼治筋骨酸痛,寒性疟疾(贴背心)。现用于淋巴腺结核及胸壁结核硬结期、I~Ⅱ度冻伤、骨与关节结核初期等。
先以菜油5千克煎大力子、白凤仙,煎枯去滓;次日除后四味外,余药入油内煎枯,去滓滤净;经一宿油冷后称准份量,每500克油加黄丹(炒透)210克,搅拌,熬至滴水成珠,不粘指为度,离火稍冷;将后味研为细末,加入油内搅和。半月后加热烊化,摊布上,贴患处。
清·《外科全生集》:阳和解凝膏
鲜牛蒡(大力子梗、叶、根)三斤(1500克),鲜白凤仙梗四两(120克),川芎一两(30克),附子二两(50克),桂枝二两(60克),大黄二两(60克),当归二两(60克),肉桂二两(60克),草乌二两(60克),川乌二两(60克),地龙二两(60克),僵蚕一两(60克),赤芍二两(60克),白芷二两(60克),白蔹二两(60克),白及二两(60克),乳香二两(60克),没药二两(60克),官桂二两(60克),续断一两(30克),防风一两(30克),荆芥一两(30克),五灵脂一两(30克),木香一两(30克),香橼一两(30克),陈皮一两(30克),苏合油四两(120克),麝香一两(30克),大麻油十斤(5000克)。
制膏,外用。
温经和阳,祛风散寒,调气活血,化痰通络。
主治阴疽、骨痨、流痰、骨瘤、乳痰、乳癖、肉瘿等证,病灶特点为局部漫肿,隐痛,皮色不变或暗红,不热或微热,病灶深着。
阳和解凝膏主要用于治疗阴疽肿痛之证。方以附子、肉桂、草乌、桂枝等热药温经散寒以达四肢之末;当归、川芎、赤芍、地龙等行气活血之药通经活络,化瘀生新。临床应用以疮疡肿胀钝痛、皮色不变为辨证要点。
早期文献报道本方可治疗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
解凝蒡透二乌当,附桂龙蚕芍芷黄,蔹及芎断荆麝防,灵脂陈皮没四香。